白雪冰| 山西文保的实践与思考:灾后文物保护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第二,处理好排队与插队的关系。本次灾情发生之前。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受灾文物中保护维修已申报立项,有的已编制了方案并批复。按照规定和规则,应当按照方案批复的内容和项目来开展维修。这次,针对一个县域内或同一文物保护单位中,出现了有的建筑虽然批准了立项和方案,但该建筑实际险情程度没有灾后其他建筑严重,或已立项、已编方案,或是方案不包括要抢修的对象。为保障急险建筑险情先排,在组织实施中,应将这些急险的项目在本年度先行启动,并通过补报立项,完善手续来解决,以更好地将保护维修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对于本年度按正常应开工,受经费制约,而未开工的项目,则放在下年度再启动,灵活处置维修项目插队与排队的关系。去年11月,争取国家文物局的支持,新增批复立项30余处,组织补报省保单位的立项70余处,并完成了20余处的方案完善。




第七,处理好规划与计划的关系。文物保护更多的是让其带病延年,遵循的是少干预的保护原则。针对灾后重建工作来说,还是要制定好工作的规划。灾情与险情共同存在,灾情需要有限的时间快速完成。而险情需根据进度要逐年解决。各地之前已制定了“十四五”规划,有的项目已有储备,需要结合灾情评估作出调整。本次受灾的一千多处文物,除一部分采取年度保养处置外,通过评估确定了450余处作为年度工作重点,进行灾后处置。剩余的700余处,要分三年规划实施。同时,针对每年度的实施项目,要根据县域资源数量,险情程度,项目库储备状况,分年度系统谋划并有序推进。对已经全部塌毁的文物建筑,要做好构件保护,对构件进行全面编号,在下一步保护修复时,尽可能用好这些构件。
第八,处理好指导与监管的关系。灾后文物抢险处置面对现行的工作程序和规则,既要保障工作质量,还要确保保护维修效果。对此,按照省财政厅出台的灾后抢救项目可以不采取法定采购程序的规定,为加快项目实施,统筹工作进度,要求抢险项目不做保护方案,而是编制抢险计划书。计划书的内容包括文物简介项目内容、险情处置的工程做法、灾情照片、工程预算等。对于抢险项目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需选定有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队伍来实施。未定级文物维修以及周边护坡抢险等,可以选定有相应工程业绩的队伍来完成。同时要求以市为单位要开展监理。以县为单位,要做好项目储备。在加强指导和加大监管上,各地根据情况也可在制度设计方面做一些探索。但工程质量是各级文物部门日常监管和检查的重点。年终要上交项目完成的工程报告,并附上修缮前、修缮后的照片,并做好对工程竣工验收管理。
近千年、上百年的古建筑都是建造在高高的台明之上,更有利于防潮、防水和防洪。随着北方地区气候环境的变化,雨量的加大,强降雨频次的增多,水对古建筑的影响和破坏将成为今后最重要的因素。无论是雨水,还是地下水,空气中凝结水,与气候环境都直接关系,均以不同的方式侵入文物本体。在冻融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加速材料表面的分化。
同时也会引发周边的护坡坍塌,原生环境的改变,对建筑的保护,都是不利的因素。因此,加强日常养护,加大材料技术的课题攻关,做好应急预案;开展日常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置,将预防性保护与抢救性保护并重共同推进,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拓展利用途径,让古建筑赋予新的功能,仍是今后我们工作的重点,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做好探索。
最新新闻
-
-
- 2022-06-08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
乔云飞:《气候变化视角下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暴雨灾害风险变化趋势》
尊敬的陈院士、各位专家、同仁,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今天我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气候变化视角下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暴雨灾害风险变化的趋势》的报告。选择这个报告题目主要是基于前段时间开展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置研究》,在近几年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关注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在大的空间尺度层面,提升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水平,能够让预防性保护更
-
-
-
- 2022-06-01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
白雪冰| 山西文保的实践与思考:灾后文物保护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文物建筑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经历代水患、地震、强风等外力作用和自然的剥蚀,文物建筑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满目沧桑而依然挺立,弥足珍贵。我们常常会不经意地发现,不知在哪一天身边文物建筑或招致破坏或面临消失。这些与文物本身健康状况有关,与自然界强大的外力有关,与日常保养跟进不及时有关。可以说,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已成为文物建筑招致损毁的主要因素。文物灾情往往是文物建筑屋漏偏遭连阴
-
-
-
- 2022-05-27 中国遗产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全文发布!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点击上方“北京发布”,订阅权威信息!《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于2022年5月25日通过,原文如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五届〕第75号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于2022年5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